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pg in /www/wwwroot/youyouseo.com/cache/template/87c2/5e59/e373b37ec4586ccbd66b.html on line 39
联系信息/contact us
今天(4月26日)下午,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潘黄星做客由温州人民广播电台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联合举办的大型融媒体视频互动直播节目,现场接听热线,回应百姓诉求。
2006年《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颁布实施,规定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实施工程单位提交相应证明材料,由环保部门审核。经审核同意在夜间施工作业的,实施工程单位应当公告附近居民。这部法规在2017年9月废止,之后2年时间,由于取消了夜间施工审核,上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又比较原则,难以操作。导致部分建筑施工工地乱施工,给群众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此,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制订了《温州市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其中对夜间施工的情形分两种进行规定:
一、因生产的基本工艺要求必须连续作业的具体情形,由住建等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制定并公布,实施工程单位遵照执行无需主管部门审核审批,提前24小时在施工场所和周边区域公告。
二、因省市以上重大活动、省市重大民生工程、交通管制等特殊原因确需夜间施工的,由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确认并出具夜间施工证明,实施工程单位同样提前24小时在施工场所和周边区域公告。
下一步,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还会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温州市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共同监督,促使实施工程单位科学施工文明施工。同住建、执法等部门,加强对实施工程单位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实施工程单位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完善夜间施工证明和公告的内容,让群众拥有更详细的知情权。
小微危废处置问题是近几年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关注的重点攻坚问题。温州市目前共有49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包含收集类),其中温州环发公司经营的市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为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是目前我市处置能力最大的一家单位。除此以外还有20多家大大小小的危险废物利用单位,总体上温州危险废物处置设施通过近几年建设,已基本满足我市产生需求。为更好的解决我市小微企业危废处置费用高,去向难的问题,我市今年大力推进小微统一收运体系建设,已经实现收运点全域覆盖。
小微危废收运处置困难大多数表现为信息不对称与收运服务体系不健全。通过发放危废告知书督促产废企业落实环境污染防治主题责任,在告知书上将辖区小微危废统一收运单位有关信息公布,并告知企业温州市和浙江省经营单位信息可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网站与省厅网络站点进行查看,现已累计发放告知书6219家产废企业。
目前,我市全市已建成投运12家小微危废统一收运单位,全市已有4500多家小微企业纳入统一收运体系,累计处置量达1000多吨。2021年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大力推进小微统一收运体系建设,在今年年底有望实现小微产废企业全纳网全收运,稳定危废处置去向,降低危废处置费用。
针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去年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温州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今年3月起正式实施。同时,住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资规等部门还配套出台了建筑施工、交通建设、道路保洁、矿山粉尘四大领域扬尘污染防治技术指南,形成我市特色的“1+4+1”扬尘精细化管控体系。
《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土地应采取覆盖、绿化、铺装等有效防尘措施,根据土地类型的不同,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负责监督落实,属地乡镇(街道)负责兜底。而对于施工地块土,《管理办法》第九条对时限也作了具体规定,超过3个月不施工的土应采取绿化、铺装等措施,如果有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堆积物,应在24小时内及时清运。
本次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生活看温州”在线直播。温州人民广播电台与温州市信访局“12345”政务服务热线携手打造融媒体互动直播平台,欢迎听众和网友继续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生活看温州”参与互动。
原标题:《夜间施工噪声如何防治?小微危废如何处置?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最新答复来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