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联系信息/contact us
脱氮除磷工艺慢慢的变多的应用到污水处理当中,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出水氮磷含量超标的情况常常影响污水处理厂的工作效率,因此,清楚脱氮除磷工艺中的重要参数才能“对症下药”!
第一步 硝化: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影响因素:pH、温度、BOD5/TKN、溶解氧);
第二步 反硝化:将硝酸盐转化为气态 N2的过程(两个条件:污水中应含有足够的电子供体;厌氧或缺氧条件)。
几种常用的脱氮工艺:氧化—硝化—反硝化三段工艺流程、A/O 工艺(即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工 艺)三段生物脱氮工艺:为含碳有机物氧化-硝化-反硝化脱氮三段工艺流程。二段工艺适于 BOD5 为总氮比小于 3 的废水,而三段工艺适于此比值大于 5 的废水。这种流程脱氮效率高,但在脱氮阶段 必须加碳源,而且流程长,构筑物多。
(氨氮)硝化:生物硝化属于低负荷工艺,负荷越低硝化进行的越充分,但生物硝化系统的SRT较长,因为硝化细菌世代周期较长,若生物系统的污泥停滞时间过短导致硝化细菌无法培养,达不到效果。因此控制SRT是关键,这取决于温度等因素,对以脱氮为主的生物系统,通常SRT取11-23d。
BOD5/TKN越大,活性污泥中硝化菌所占比例越小,硝化速率就越小,在同样运行条件下硝化效率越高,反之BOD5/TKN越小,硝化效率越高。BOD5/TKN最佳范围值为2-3。
其次硝化细菌为专性好氧菌,无氧时没有办法进行活动,若无法保证充足的氧量,硝化细菌将缓慢活动,影响工作速率,因此需保持生物好氧部分的溶解氧在2mg/L以上。
硝化细菌对温度的变化也很敏感,当污水温度不高于15°时,其生理活动会完全停止。因此冬季北方地区的污水处理厂氨氮超标的现象较为严重,而PH值对硝化细菌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PH值为8-9时,其生物活性最强。
(总氮)反硝化:对于反硝化来讲,希望DO尽量低,最好为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反硝化细菌活动性,提高脱氮效率,因此把缺氧池部分的DO控制在0.5mg/L以下。进入缺氧区的污水需要有充足的有机物,以便在分解有机物过程中,硝化细菌更好的活动。因为多数污水厂进水BOD5低于设计值,氮、磷等指标高于设计值,将无法使进水源满足反硝化活动的需求。在温度方面,反硝化细菌会随气温变化,适宜温度为15~30℃,适宜的pH范围是7.0~7.5。
第一步 磷的摄取: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不断摄取并氧化分解有机物。细菌以聚磷的形式从细胞中储存磷;
第二步 磷的释放:在厌氧和无氮氧化物存在的条件下,聚磷菌体内的 ATP 进行水解,放出 H3PO4 和能量,形成 ADP。
几种常用的除磷工艺:厌氧—好氧除磷工艺(A/O 工艺):在厌氧池中释放磷,然后在好氧池中吸收磷和去除 BOD, 当停滞时间足够长时,还会进行硝化,通过二沉池排泥除去磷;Phostrip 工艺:原水与释放磷后的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去除有机物和聚磷菌过量摄取磷, 混合液经二沉池沉淀,上清液排放。含磷污泥一部分进入厌氧释磷池释放磷,并投加冲洗水使磷释放充分,一部分沉淀后回流至曝气池,还有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
要保证除磷效果,进入厌氧区的污水中BOD/TP要大于20,聚磷菌生理活动较弱,因此进水需保证BOD5含量。厌氧-好氧除磷系统的回流比不宜太低,防止聚磷菌在二沉池中提前磷的释放;若污泥沉降性能好,回流比在50-70%范围内为佳;污水在厌氧区停滞时间在1.5-2h,在好氧区停滞时间为4-6h,能保证磷的充分吸收。除磷效果是磷的释放与吸收于一体的,因此将混合液的PH控制在6.5-8.0范围内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