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信息/contact us
9月30日,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次性对《合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合肥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合肥市河道管理条例》四大关系民生的条例进行发布详解,这在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史上也是首次。
《条例》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原则,重点在明确职责、加强宣传、强化管理、规范行为、加大处罚等五个方面作出规范。
很多人非常关心合肥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问题,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合肥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种类型。市城市管理行政主任部门会提出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条例》同时规定了实行定点投放,建立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并明确了责任人的十项具体职责,为合肥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和管理提供了法治保障。
根据《条例》,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公共建筑、公共设施等建设工程或者老旧小区改造,应当按照规定配套建设垃圾集中投放点等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并符合有关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标准。已有的生活垃圾设施不符合生活垃圾分类要求的,应当予以改造。
对市民来说,以后生活垃圾投放不符合相关规定的,管理责任人能要求投放人依规定进行分拣后再进行投放;投放人不分拣的,可以拒绝其投放,并向城市管理行政主任部门报告。
一些体积大或者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家具、家电等垃圾,就需要投放至大件垃圾收集站点,或者运送至大件垃圾处理厂,或者由再生资源经营者回收。
《条例》明确了政府和部门职责,规定了公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热情参加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将文明行为基本规范分为应当遵守的行为和禁止性行为,内容涵盖了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交通、旅游、社区、乡村、家庭、商业、网络、野生动物保护文明行为等十个方面;规定了鼓励与倡导包括移风易俗、健康生活、慈善公益、志愿服务、无偿献血、见义勇为、开放设施、文明创建、创新载体等九个方面的文明行为;同时对在设有禁烟标识的场所吸烟、驾驶巡游出租汽车拒载设定了处罚,对于违反条例规定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行为录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制度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如公民应当在公共场所语言文明,轻声接打电话;遵守医疗秩序,医护人员与患者相互尊重等;在公共场所进行健身、广场舞、露天演唱等健身文娱活动时,不得违反环境噪声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使用灯光、鸣笛,行经人行横道时减速行驶,通过积水路段时减速慢行等。
根据要求,消费者应当理性消费,按照就餐人数合理、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餐饮经营者还应当设计满足多种消费需求的标准化菜肴或者套餐,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等,便于消费者选择。
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或者以包间费、开瓶费等方式设置最低消费的,有违法来得到的的,可以处以违法来得到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来得到的的,可以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网络直播平台吃播浪费的情况也被关注。《条例》禁止在网络站点平台开展暴饮暴食以及其他铺张浪费的直播行为。
针对河道管理中防汛应急的需求,《条例》规定了在紧急防汛抢险期间,可以依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在河长制方面,规定了设立四级河长制度,并明确了各级河长的职责。同时,对条例规定的部分禁止行为、河长、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条例的行为设定了处罚。
根据《条例》,禁止堆放、倾倒、掩埋、排放污染水体的物体;禁止设置拦河渔具。直接向河道排放生活垃圾污水,损毁河长制公示牌等都不允许。